熱門關鍵詞: 光伏太陽能板天窗 防水光伏太陽能電池板 U玻璃光伏太陽能電池板
2020年9月,中國向國際社會明確了碳中和的目標和時間表: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。此后,2020年國家將“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”確定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。
如今,“碳中和”這個原本陌生的詞匯,成為各行各業(yè)的熱議焦點。 早在兩年前,公司總部位于西安的一家新能源企業(yè)就提出了類似的發(fā)展理念——“Solar for Solar-負碳地球”,并成功實踐。 這家企業(yè)就是全球光伏領先企業(yè)隆基股份,其“掌舵者”李振國認為,一旦光伏能源足夠便宜,其本身的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可以實現完全零碳制造,當產業(yè)鏈全生產過程都使用清潔能源,過程中便會是零碳足跡。由此,隆基股份率先垂范,成為零碳制造的先行者和踐行者 “用清能源制造清潔能源” “水電的巨大調節(jié)能力由于電力體制的原因尚未得到充分利用。國內有全世界最大的水電裝機容量,水電滿負荷運行時間不到全年一半,可靈活調節(jié)出力,可與新能源互補發(fā)電,利用水光風互補可以加快國內可再生能源發(fā)展進程”。今年兩會,李振國提出實現多能互補助力碳中和的呼吁再次被媒體聚焦。 從零碳制造到多能互補,李振國的呼聲源于2016年隆基股份做了一個決定:投資云南。而這里也是隆基股份零碳制造且成功實踐的開端。
云南是清潔能源大省,水電資源豐富。但該省也面臨著消納能力有限的問題,尤其豐水期,“棄水棄電”現象嚴重。 在隆基股份看來,投資云南將“棄水棄電”化廢為寶,既消納了當地富裕的水電,又解決了當地的歷史難題,同時也可以利用比煤電更廉價的水電降低制造成本,從而帶動光伏發(fā)電成本下降。
據悉,過去5年,隆基股份在云南保山一、二期20GW單晶硅棒項目和保山三期騰沖年產10GW單晶硅棒項目、麗江一、二期20GW單晶硅棒項目、曲靖一期年產10GW單晶硅棒和切片項目、楚雄一、二期30GW、三期20GW單晶硅切片項目均已投產,且陸續(xù)還有新產能投入。 2020年,隆基股份在云南累計完成投資已經遠超200億元,帶動當地約1.7萬人就業(yè)。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隆基股份落地云南,還吸引了晶澳科技、錦州陽光、晶科能源(JKS.US)和通威股份等多家企業(yè)紛紛挺進云南,并帶動當地水電硅一體化產業(yè)崛起。據清華大學研究,光伏等新能源產業(yè)能拉動的新增就業(yè)崗位是傳統(tǒng)能的1.5-3倍,可為傳統(tǒng)能源產業(yè)轉型提供充足的、更高質量、更體面的就業(yè)崗位。 云南當地算了一筆賬,隆基股份每年可消納云南清潔水電12.81億度,極大緩解了云南能源棄水的消納問題,每消耗1度水電制造的光伏產品,其生命周期可生產50多度光伏電送往全球市場,成為“清潔能源的搬運工和放大器”。
在大規(guī)模進駐云南期間,隆基股份“用清潔能源制造清潔能源”的生產制造理念也由此誕生,并在馬來西亞工廠進一步推廣應用。目前,隆基股份位于云南的工廠及馬來西亞的工廠,幾乎實現了100%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。 2018年12月11日,在第24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上,李振國先于全行業(yè)提出了“Solar for Solar-負碳地球”的生產制造理念,希望未來在全球更多的地區(qū)使用光伏發(fā)電制造光伏產品,實現完全清潔零碳生產。 “在邁向碳中和的階段,非化石能源發(fā)電量占比將達到90%-100%,可通過多種儲能、可再生能源制氫、需求側響應。”今年兩會期間,李振國表示目前國內光伏和風電發(fā)電量之和占比約10%,新能源消納空間還很大,建議國家扶持儲能產業(yè)加快發(fā)展,支持“可再生能源+儲能”擴大應用,爭取使儲能產業(yè)取得更大的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,比如大力支持抽水蓄能項目的建設,支持常規(guī)水電改造增加抽水蓄能功能,實現清潔能源的更高比例應用。 “一毛錢一度電”的意義 實現碳中和的核心是控制碳排放。當前,我國能源燃燒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來源,能源供給仍以煤炭消費為主(煤炭消費占比最高的為煤電)。
由此,加快我國能源結構由化石能源(煤炭為主)向非化石能源(風能、光伏為主的可再生能源等)的轉型迫在眉睫。 目前,我國已經具備能源轉型的一定條件,而這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國提出碳中和目標的底氣。其中,我國光伏發(fā)電和風電累計裝機保持全球第一,制造裝備國產化水平高,產業(yè)鏈齊全。尤其是,其發(fā)電成本持續(xù)下降,2021年基本擺脫補貼,經濟性可以與煤電競技。 以光伏行業(yè)為例,過去十多年,整個行業(yè)都在做同一件事——降本,即讓光伏足夠便宜。 成立于2000年的隆基股份,目前已在全球光伏單晶硅片和組件龍頭,除了硅料之外在整個光伏產業(yè)鏈環(huán)節(jié)均有布局。 隆基股份的發(fā)展速度驚人。從2012年上市至2020年,隆基股份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從虧損0.53億元暴漲至82億元以上,上市9年翻80余倍;市值從上市當年期末不足40億元,而今一度突破4500億元,翻了百余倍。在資本市場上,隆基股份還于2020年12月受到了高瓴資本158億元加持。 隆基股份的迅速崛起與金剛線切割技術和PERC電池技術相關。 2013年左右,隆基股份率先引入金剛線切割技術替代砂漿切割技術,推動了設備與金剛石切割的國產化替代,使得切片環(huán)節(jié)成本快速下降,效率大幅提升,并引領行業(yè)進入“金剛線時代”。疊加隆基股份2014年切入光伏組件領域,又將PERC電池技術在單晶產業(yè)鏈上的成功引入與推廣,從此打開了單晶組件快速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的局面,隆基股份主導的單晶市場逐漸占據有利地位。 有數據顯示,金剛線切割技術的革新能帶動單晶硅片非硅成本較砂漿切割下降60%以上,每年為行業(yè)節(jié)約成本約300億元。
在業(yè)內看來,隆基股份不僅成就了自己,而且推動了整個光伏產業(yè)的成本下降。 “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(qū)已經實現一毛錢一度電,當之無愧成為了最便宜、最清潔的電力資源。從長期看,光伏發(fā)電成本還將持續(xù)降低,度電成本將全面降至幾分錢/度?!苯衲陜蓵陂g,李振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如今,國內光伏發(fā)電主要面臨非技術成本較高的問題,包括貸款利息、土地稅費及其他各項稅費等。他建議全面降低光伏發(fā)電的非技術成本,讓渡出經濟空間,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儲能、氫能、電力調峰與電網調節(jié),實現多能互補綜合發(fā)展,推動非化石能源比例更為快速地提升,助力“碳中和”目標早日實現。 Solar for Solar-負碳地球,這是隆基股份的一個夢想,更是一種信仰。 2020年3月,隆基股份正式加入了“RE100”倡議,并承諾到2028年將在全球生產及運營中實現100%使用可再生電力。 目前全世界有超200家全球大型跨國公司、科技企業(yè)、金融機構等都響應了倡議并做出了承諾,其中有些已經實現了目標。
截至目前,中國不足10家企業(yè)加入了RE100倡議。 對于為何加入RE100?李振國表示,“因為我們和國際氣候組織及所有RE100的成員方企業(yè)們擁有同樣的初衷和夢想——建立一個完全使用清潔能源供能的美好世界,徹底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。隆基也希望通過自身的探索為更多的企業(yè)提供可參照的目標。” 8個月后,隆基股份又宣布加入氣候組織“EV100”和“EP100”倡議。 隆基股份加入EV100,承諾在未來十年內,安裝充足的電動車充電設施,引導員工將家庭用車轉換為電動汽車。同時,加入EP100,承諾在2025年前完成能源管理系統(tǒng)的部署,并以2015年為基準年,提高35%能源使用效率。 完成三個“100”目標充滿了挑戰(zhàn)性。不過,李振國說:“氣候變暖是另一場‘戰(zhàn)役’,需要強有力的舉措加以遏制?!?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,不是單一企業(yè)行為,頭部企業(yè)有義務推動供應鏈減碳乃至去碳。 事實上,處于快速發(fā)展階段的隆基股份,在2018年新增的供應商就多達750家,90%的供應商分布在中國。彼時,隆基就在供應商大會上倡導與上下游共同實踐環(huán)境保護、節(jié)能減排的綠色理念,共同促進綠色供應鏈建設。 2021年1月,隆基股份率先發(fā)布《綠色供應鏈減碳倡議》,將綠色理念融入供應鏈管理體系,協(xié)同價值鏈上的供應商,對產品的綠色屬性進行有效管理,減少其制造、運輸、儲存以及使用等過程的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。隆基股份也成為光伏行業(yè)首個提出“供應鏈減碳”的企業(yè)。目前,已有150余家供應商響應。 “獨行快,眾行遠”。朝著碳中和的目標愿景,隆基股份在實現“Solar for Solar-負碳地球”的道路上篤定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