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鍵詞: 光伏太陽能板天窗 防水光伏太陽能電池板 U玻璃光伏太陽能電池板
初夏時節(jié)
靜寧縣靈芝鄉(xiāng)長塬村 一排排藍色的太陽能電板
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
陽光轉化的電流
為這片貧瘠的土地注入了持久的能量
鳥瞰這片太陽能電站
宛如鑲嵌在大地上的深藍色寶石
“沐浴”著陽光,昭示著希望
在太陽能電站,每天都可以看見管護員忙碌的身影,他把每一塊太陽能板都擦拭得潔凈明亮,仔細檢查每一個角落,細心呵護仿若珍寶,生怕影響 太陽能板吸收陽光。
“只要天上有太陽,我們村就有收入?!?/strong> 一想到前段時間的炎炎烈日,管護員就笑得合不攏嘴,“以前我們村集體基本沒收入,現(xiàn)在村集體條件好了??恐? 太陽能電站提供的就業(yè)崗位,我每月還有500元工資,到現(xiàn)在已經賺了8000多塊錢了。除了為 太陽能電站服務,我還種地、養(yǎng)牛,收入都不錯,好日子就在眼前!”據了解,管護員的職位是扶貧公益崗,當上了 太陽能電站管理員,這樣既保障了他的收入,還維護了 太陽能電站的良好運營,簡直一舉多得。
只要是晴天,太陽能板就能把 光能轉化為電能,輸送到電網中,讓村集體獲得“陽光收入”。在這悄無聲息的光電轉換中,更多的產業(yè)效能正輸向長塬村……
太陽能電板下,是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,綠油油的土豆苗“鑲嵌”其間。這是靜寧探索 “農光互補”模式延伸產業(yè)鏈條的生動體現(xiàn)。
“這土地空著就長草,除草還需要人力,還不如種莊稼。在太陽能板下種植農作物,既不影響 太陽能發(fā)電,還能增加收入,提高土地的利用率,創(chuàng)造更多的經濟效益。”平涼市紀委監(jiān)委第一監(jiān)督檢查室主任、長塬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張紅義介紹,村級 太陽能電站歸村集體所有,該村 太陽能發(fā)電站裝機容量210千瓦、總投資141.6萬元,自2018年11月并網發(fā)電以來,每年村集體收入能達到8萬元左右,村民都是受益人。村里堅持勞務獲取原則,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、小型公益事業(yè)、獎勵補助等方式,帶動該村7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65人實現(xiàn)增收,有效解決村集體經濟空殼問題。
長塬村太陽能發(fā)電 只是靜寧縣 加快發(fā)展光伏產業(yè)
“造血扶貧”的一個縮影
摸不著、抓不住的陽光成了當?shù)貙氋F的財富
化成實實在在的收入
支撐起數(shù)個貧困家庭
也照亮了靜寧縣的脫貧之路